Luận văn Bước đầu tìm hiểu hiện tượng một danh nhiều lượng thường gặp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 有关一名多量现象的基础理论 6
(一)前人关于汉语名量词主要研究简述 6
(二)一名多量现象 7
1.一名多量概说 7
2.一名多量的分类 8
2.1一名多量的数目分类 8
2.1.1一名二量 9
2.1.2一名三量 9
2.1.3一名四量 9
2.1.4一名五量 9
2.2一名多量的语义分类 10
2.2.1同类相构 10
2.2.2异类相构 12
(三)一名对多量的选择条件 13
1 .一名异义的多量选择 13
2. 一名异体的多量选择 19
3. 一名异形的多量选择 25
(四)小结 32
第二章 常见的一名多量现象考察 33
(一)画类名词与“张”、“幅”组合情况考察 33
1.“张”和“幅”的历史考察 33
2.“张”和“幅”的语义考察 34
(二)颗粒状类名词与“颗”、“粒”组合情况考察 37
1.“颗”、“粒”的历史考察 37
2.“颗”“粒”的语义考察 38
(三)刀剑类名词与“把”、“口”、“柄”组合情况考察 42
1.“把”、“口” “柄”的历史考察 42
2.现代汉语“把”、“口” 、 “柄”的语义考察 44
(四)长条形类名词与“支”、“根”、“条”组合情况考察 45
1.“支”、“根”、“条”的历史考察 46
2. “支”、“根”、“条”的语义考察 47
(五)量词“个”的泛用现象考察 53
1.“个”的历史及其语义特征考察 53
2.“个”的泛用考察 54
3.“个”的适用范围考察 55
3.1.“张”和“个”构成配同量词的条件 59
3.2.“条”和“个” 构成配同量词的条件 60
3.3. “口”和“个” 构成配同量词的条件 61
(六)小结 63
第三章 越南学生常见一名多量运用不规范现象成因及教学建议 64
(一)越南学生常见一名多量运用不规范现象成因 64
1 . 同形量词误用成因 64
2. 异形量词误用成因 65
3. 同音量词误用成因 65
4. 依类相从误用成因 66
5.一名异义、一名异体、一名异形误用成因 67
6.受母语的影响而误用成因 68
(二)对越汉语常见一名多量现象教学的建议 70
1.对教材的建议 70
1.1.一年级“汉语教程”中量词安排考察(看附录1) 70
1.2.对教材的建议 70
2.对越汉语常见一名多量现象教学的建议 72
2.1.越南学生的常见一名多量现象掌握情况(看附录2) 72
2.2.对越汉语常见一名多量现象教学的建议 72
建议1.要遵循准确性、得体性原则 72
建议2.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73
(三)小结 75
结语 76
附录1 77
附录2 80
参考书目 82
84 trang |
Chia sẻ: maiphuongdc | Lượt xem: 2351 | Lượt tải: 2
Bạn đang xem trước 20 trang tài liệu Luận văn Bước đầu tìm hiểu hiện tượng một danh nhiều lượng thường gặp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để xem tài liệu hoàn chỉnh bạn click vào nút DOWNLOAD ở trên
表达功能只限于可搭配的名量范围内,而不是对名词所指事物的随意取象,以此来选择一个词称量名词。如“月饼”可论“块”论“个”和“牙”,但不能因月饼是圆的,为了突显其圆形特征而以“圆”作量词,说成“一圆月饼”,这是非规范性的错误组合。可另外的情况是,有时名词和量词却能突破常规限制,使两者构成错位搭配。
第二章 常见的一名多量现象考察
本章主要对一名多量的一些常见现象作个例性的考察,考察的主要内容一是从历史角度说明它们的形成,二是分析它们之间相同和不同的语义特征,说明它们和名词搭配的条件。
(一)画类名词与“张”、“幅”组合情况考察
“张”与“幅”都可与表画类名词组合,形成配同关系量词。例如:
(68)今年初夏,我受人之托拿了一幅堪称珍品的《苔溪渔隐图》去找俞师傅。(寇丹《裱画的朋友》)
(69)如今老黄牛也开窍了,使出高招贴上了县委王副书记,用什么,听说用一张郑板桥的古画。(毕四海《乡官大小也有场》)
(70)如果说在胡同里剃头还有乡下人的味道,充其量是一幅都市里的村庄的民俗画。(《北京文学》2000年第6期)
(68)例中的“幅”可以和例(69)中的“张”互换。但例(70)中的“幅”却不能用“张”替代,这说明“张”“幅”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本节主要从历史和语义两个方面来考察“画”类配同关系量词“张”与“幅”,此外,还对称量画的另外两个量词“帧”与“轴”略加解释。
1.“张”和“幅”的历史考察
*“幅”的本义是指“布帛”的幅度,《说文》:“幅,布帛广也。”作为量词,它最早是用于量“布帛”,并且,由布帛义还可引申为由布帛制成的其他东西。例如:
(71)气绝剔被,取三幅布以覆尸。(沈麟文《全梁文》卷40)。
(72)布帆百余幅,环环在江津。(宋《西曲歌·石城乐》)。
(73)轻纱一幅巾、小覃六尺床(白居易诗)
如果忽略“幅”的质地,而只取其外形上的平面状态,则“幅”的量词义就可进一步引申指“纸”了。例如:
(74)忽求黄纸两幅作书。(《高僧传·神异篇》)。
(75)予与青桐君弈,胜获琅王干纸十幅。(《酉阳杂姐》)。
并且,进一步由“纸”又因而引申为用“纸”作材料印成或写成的文书花笺等。例如:
(76)花笺五幅,皆无双真迹。(《唐宋传奇选》)。
(77)公因入室视之,有书数千幅在几上。(《宣室志》)
“画”是用纸布等作物质材料的。例如:“山无气脉,画山于一幅之中先作定”(元·饶自然《绘宗十二忌》)。因此“幅”引申为称量“画”是比较自然的。不过,据我们所查语料,这种用法直到元代才出现。例如:
(78)书字一百四十七幅,画八十一幅。(《全元文》六)
(79)白云笼树,一幅范宽图。(《全元散曲》)
(80)看一幅天然画。(同上)
*“张”的本义是指“把弓张开”,《说文》:“张,施弓弦也。”由此而引申为作“弓”的量词。例如:
(81)特作大弓两张,送与康生。(《魏书·奚康生传》)
(82)龙有张弯两千张。(《后汉书·明帘八王传)
张开成一个平面,因此又可引申为指有平面的东西,如琴、皮、凳子、纸等,这就和“幅”有一致的语义特征。例如:
(83)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宋书。陶潜传》)
(84)谨奏上……琉璃屏风一张。(《飞燕外传》),
(85)荣索一千张白纸,一千张黄纸,为廷玉祷,后十日来。(《朝野金载》)
(86)一只短舫艇,一张斑鹿皮。(《白居易诗》)
不过,由于“张”“幅”的本义不同,在所搭配的名词当中,有相同,也有不同。上例中,(84)(85)可换成“幅”,而(83)(86)却不行。在称量“画”上,“张”比“幅”要晚,根据我们所查找的语料看,大约出现于清末,我们见到的较早的用例是在《红楼梦》当中。
例如:
(87)惟有写一张字,或画一张画,这才是我的。(第26回)
(88)你瞧我这个小孙女儿,他就会画。等明儿叫他画一张如何? (第40回)
用“张”称量“画”可能是“张”的意义的引申,因为“纸”称“张”,而用纸作的画也就可能用“张”了。看下面这个例子:
先主再三求问,意乃索纸笔画兵马器械四十余张,画毕便——扯碎。(《三国演义》第81回)
如果从发展角度看,此例的“张”应是计量纸,但若脱离大语境,仅从孤例来看,说它计量“画”也未尝不可,这说明用“张”量“画”是很接近了。
2.“张”和“幅”的语义考察
如前所述,“张”与“幅”作为“画”的配同量词,存在可替换与不可替换的关系,前者说明两者具有语义上的共同特征,而后者则反映了两者存在语义上的区别特征。这里我们着重说明的是后者。通过语料的观察分析,我们认为其差异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实景与虚景 图画的本义指用线条或色彩构成的形象,如山水画、人物画等:“画”又可以比喻指某种性质上似画的具体情景,例如:“嫩蓝的青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是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郑振铎《海燕》)。当“画(图画)”指称的意义是本义时,我们称之为虚景画,而用比喻义时,称之为实景画。 “画”的含义不同,对与“张”和“幅”的组合产生制约作用,体现为“张”不能与表比喻义的实景画组合,而“幅”则可以和两者组合。例如:
(89)清清的河水立刻活了起来,不安分的木屐拍打起一朵朵四溅的水花,水花长了翅膀,拍湿了细丫头花花绿绿的衣裙,河风将裙摆高高地鼓起,与两岸的青绿、与蓝天白云一起,倒在河波里组合成一幅水山风景画。(《散文》1993年第7期)
(90)他的脑海里变幻着一幅幅壮丽的图画:跳一下……粘一下……金光灿烂平稳地升起来……从红灰色的雾层中显现的出来……从中间窄的地方断开了……他将看到怎样的日出呢?(许谋清《孩子·大海·太阳》)
(91)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碴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鲁迅《故乡》)
上述例子中的图画是指真实的情景,它们只能选择量词“幅”。而不能用“张”替换。下面例子中用“张”应是不恰当的。
(92)想到自己初到这里来的光景,想起虎妞的诱惑,想起寿日晚间的那一场,这些,都非常的清楚,像一些图画浮在眼前。在这些图画之间,还另外有一些,清楚而简短的夹在这几张中间:西山、骆驼、曹宅、侦探……都分明的,可怕的,联成一片。(老舍《骆驼祥子》)
(93)在生命的千幅万幅记忆图景里,会有几张记得最深刻最牢固的,隔的时间越久,越清晰。(《散文》1993年第12期)
* 平面与突凹 绘画是通过色彩、线条和形体来摹拟客观事物形象的。一般的绘画作品是存在于二度空间的静止的可视平面形象,但由于绘画工具材料和技法的不同,绘画作品在空间维度可呈现出或平面或突凹的不同特征。如果用笔在一张纸上勾画出一张素描,其维度是二维的、平面的,而如果用小刀或化学药品在木版、石版、铜版等版面上雕刻出来的图画,其结果具有三维的突凹特征。具有平面和突凹特征区别的图画,在语言表达上,对量词的选择有区别。一般是具有平面特征的图画可用量词“张”或“幅”称量,而具有突凹特征的图画只能用“幅”而不能用“张”称量。
例如:
(94)那时,老奉的画架上架着一张未完成的大油画,画面是一枚直径为一百八十公分的一分钱人民币。(铁凝《第十二夜》)
(95)他们三个人走进北房,看见好多人围着北边墙上贴着的一张大幅水彩画。(《赵树理文集》第二卷,工人出版社)
(96)蜂儿翻过来掉过去地看那面盾,虽是银加却已经旧了,上面雕的花纹和字码都洋味十足,那一层一层的花纹比织得最精致的苇席还要细致得多。峰儿看到那是一幅西洋画,上面画了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徐小斌《银盾》)
(97)这个创意是不能小看的,因为粉笔灰撒在煤堆上,就与煤堆形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画。(《小说月报》2002年第1期)
(98)屯门一间小学的学生,用彩色给纸搓成小粒子,模仿艺术家的名画塑,砌了拜占廷式镶嵌圣母像,有一幅是梵高的黄色麦田。另外一幅是玛蒂斯的红屋。(西西《名字南非》)
(99)凝视一张有关我身上的X光照片,一幅黑白木刻。(《诗刊》2000年第l期)
(94) (95)例的“张”也可用“幅”。而(96) (97) (98)例中的“幅”却不能用“张”替换,因为这两例中的图画都具突凹性。(99)例中,前面的“照片”用了量词“张”,而后面的“木刻(画)”用了“幅”。前后对比,明显地反映了“张”与“幅”的搭配差别。
* 隐现和质地 这是从图画的载体角度而言的。图画必须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作为载体的,它附着于载体,两者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隐显是指称量图画时,“幅”与“张”所寓含的载体信息的隐含和突显。两者的区别是:“张”含有明显的载体信息,而“幅”则载体信息隐含。比较:
画一幅画在纸上。 一张画在纸上。
由于“一张画”本身含有是画在某载体上的信息,所以再说画在纸上则意义冲突。从这点看,“幅”仅表达画的内容,“张”则是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下面两个例子用“张”和用“幅”体现出来的附加信息有区别:
(100)听说能手能把一张画揭成两幅,画儿韩莫非有此绝技。(邓友梅《寻访“画儿韩”》)
(101)但在桌上的一幅上我突然住了手,那幅画是哥哥刚完成的一张水彩写生,画的正是摆着的那枝牵牛花。(《散文》1993年第1期)
另外,载体的质地不同,也影响“张”与“幅”的使用。不同的载体形成不同形式的图画。最常见的载体形式是纸张,其他的还有布帛、墙壁、木板、陶瓷、玻璃、岩石等。纸张布帛等是软质的,以它们为底质形成的画是软体画,可施以卷、折、叠、撕等动作,而墙壁、木板、岩石等是硬质的,以此为底质形成的画是硬体的,不可施以卷、折、叠、撕等动作。在量词的选择上,前者可用量词“张”与“幅”,而后者只能用“幅”。对比。
(102) a。墙上贴了一张画 b。墙上贴了一幅画
(103) a。*墙上画了一张画 b。墙上画了一幅画
例(102)的“画”只是粘附在墙上,它是一个离散于墙的独立体。而且从动词“贴”可以看出,如我们可以说“墙上贴了一张(幅)画,他把它撒下来,然后撕成碎片。”而例(103)的“画”载体是墙,因此,“画”是硬体的。所以,(103) a不能说。而(103) b也不能作这样的扩展,“墙上画了一幅画,他把它卷起来带走。”基于软体画和硬体画对量词的选择的不同,下面例子中的“幅”都不能换成“张”。
(104)内蒙古阴山岩画中有一幅拜日图,一个人形,双臂举过头,双手合计,头上有一圆圈代表他所崇拜的太阳。(杜希宙等《中国历代祭礼》)
(105)其墓室壁画有40余幅,如《网楼图》、《仪仗图》、《驯豹图》、 《架鹰图》、《列戟人物图》、《侍女图》等。(徐改《中国古代绘画》)
* 画幅与边距 画幅指图画的尺寸大小,边距我们这里指用于绘画的载体材料中,除了画幅以外向外延伸的部分。在绘画载体材料面积一定的情况下,画幅面积越大,则边距就越小。而画幅面积越小,则边距就越大,两者形成一个反比关系,如图(阴形部分表示画幅,空白部分表边距)
图15-1 图15-2
画幅与边距的比例关系影响着量词“张”与“幅”的运用。当画幅比例足够小而边距比例足够大时,则倾向于用“幅”,不用“张”,如图15-1。而当画幅所占比例足够大而边距比例足够小时,用“幅”或用“张”都可以,如图15-2。比如报刊杂志书本中的插图,如果插图占据了整个一个版面或一个页面,则可称“张”称“幅”。如果插图只是整版或整页中的一个部分,则我们一般不说“一张”而称“一幅”。所以我们一般不能说“这页有三张画”。比较:
(106)还有药方一万多个,插图一千多幅。(《本草纲目》序)
(107)工笔勾描,不像出自今人手笔,行笔气韵仿佛《本草纲目》中一张张绣像画。(《北京文学》)2000年第10期)
例(106)的“插图”是附在每一页文字说明中的图画(可参见(《本草纲目》原文),例(107)中的“插图”作者应意指占据了一个页面的图画。像下面例子中的“幅”不能换成“张”。
(108)武汉《湖北日报》刊登了一幅湖广总督陈夔龙的漫画,陈夔龙看后说了声“讨厌得很”,该报就被查封。(丁淦林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
(109)从创刊之日起,每日都刊登一幅或多幅新闻纪实图画,(同上)
从“张”与“幅”对“画”类名词的称量上看,两者称量对象的差别主要是源于不同的语义特征。“张”含有载体“薄、平、具体”的语义特征,而“幅”却无此特征,从这点看,“张”的语义虚化程度没有“幅”高。由于存在这样的差别,因而引起这样的关系:一是覆盖关系,由于两者的语义特征关系,决定了在称量画时,用“张”的地方完全可用“幅”替换,而用“幅”的地方却不一定能用“张”,这说明在称量范围上,“幅”的称量范围覆盖了“张”的称量范围。二是标记关系,“幅”能称量所有的“画”,可称为无标记形式,而“张”对“画”的称量是有条件的,用“张”的时候,可以反映出画的虚景、平面、软质等特征,因而是有标记形式。
* 称量画的量词还有“帧”和“轴”。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相当少,但两者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都比较早。如:
(110)山水李成只见二本:一松石,一山水四轴,(宋·米莆《论山水画》)
(111)锦川寓意最深远,数月一帧非为迟。(明·杜琼《赠刘草窗画》)
“帧”在现代汉语中是有较强书面语色彩的用词,例如:
(112)所有的只是那帧绿丛里风动竹影的有声的画,和疏梅月影、满地印着的无字的诗。(《散文》1993年第1期)
(113)我家客厅挂有几帧名人字画,我最喜欢的是“行成于思毁于随”那帧。(引自郭先珍《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从语料上看,“帧”的语义特征和“幅”有相同的地方,可用于实景画。
“轴”计量画时,明显的特征是“画”是卷在轴子上的。例如:
(114)因此无事可作时,把那些旧画一轴一轴地取出,挂到壁间独自来鉴赏。(沈从文《从文自传》)
(115)展厅里挂的那几十轴字画都是明清时代的国画挂品(引自《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二)颗粒状类名词与“颗”、“粒”组合情况考察
1.“颗”、“粒”的历史考察
《说文解字》:“颗,小头也。”可见,“颗”的本义是指小头。头是体积不大的圆形物,这个本义是决定“颗”成为量词后,具有表“颗粒状”语义特征的主要因素。
“粒”本义是“米粒”,《书益翟》:“…民乃粒”,孔疏:“今人谓饭为米……,遗余之饭,谓之一粒、两粒,是米食曰粒。”“米粒”是形状比较小的粒状形。汉语量词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量词绝大部分是由其他词类转化而来的,每一个量词的用法都与它在转化为量词前的本来意义以及在转化过程中所遵从的引申线索有着密切的关系。将“颗”与“粒”的本义进行比较,就可看出它们转化为量词后所形成的量词语义特征了。现代汉语中,对“颗”“粒”的有关释义更加体现了两者的语义共性与差异特征了。例如:
《现代汉语量词手册》(郭先珍,1987)
颗:计量颗粒状的东西:一颗珠子、一颗宝石、一颗葡萄等。粒:计量小颗粒状的东西:一粒珠子、一粒黄豆、一粒小米等。辨析:“粒”和“颗”都指“小的、圆珠形”的物体,都可计量小颗粒状的东西。但某些较大的圆块状的东西也可用“颗”计量。
《汉语量词的教学定义》(李英哲2001)
颗:用于小而圆的物体,一般比谷粒大、如珍珠、水珠、眼泪、印章、子弹等。
粒:用于谷粒大的小圆形物,如谷子、坚果、种子、子弹、珍珠等。
“颗、粒”能和“豆子、瓜子、花生、粮食、葡萄、子弹、种子、沙子”等名词组合,形成配同量词。例如:
(116)a:幸好,我还持着一颗失去甘美的种子----- 一粒苦味的核。 (徐星《无主题变奏》)
b:他不禁想:只要一粒种子埋下去,土地母亲就会长出一棵苗来,爱情也是这样。(李国文《月食》)
(117)a:忽然,村外飞来叭叭的枪声,有一颗枪子儿带着拨动琴弦般的声响打在窑洞的墙头上。(岳恒寿《跪乳》)
b:窑洞上又飞来两粒子弹,院子里又落下几片碎石。(同上)
2.“颗”“粒”的语义考察
通过释义和比较,两者的语义特征可表述为:两者都计量小的圆形的物体,但“粒”计量的物体比“颗”更小。
在量名组合中,名词占主选地位,它总是选择在语义上和它相匹配的量词,这是名词对量词的制约作用,这样,通过名词的特征就可反照出量词的特征。有时,为某种表达需要,量词也可能把自己的某种特征转嫁到名词身上,形成对名词的反制约作用。下面,我们从名词与量词的制约与反制约关系来证明“颗”和“粒”的差别特征。
* 名词语义对“颗”“粒”选择的制约 在语言运用中,当名词确立后,它就决定选择什么样的量词和它搭配。假如有名词N1 和N2,它们将量词“颗”和“粒”作为一组被选对象,如果N1 和N2分别只能选择“颗”和“粒”,或相反,而不可互换,则说明“颗”与“粒”存在一定的区别,这种区别我们可以通过N1 和N2 的形体特征来证明。例如:
(118)a:她用手电筒照着它,凝视着上面的粒粒细尘。(李贯通《洞天》)
b:那女人为他炒菜,一粒煤灰飞进了眼睛。(刘亚洲《一个女人和一个半男人的故事》)
(119)a:琼趴在三颗白石垒成的灶前,脸贴着地,鼓起腮帮,吹火熬茶。(扎西达娃《系在皮绳扣上的魂》)
b:出不够气,她便到天德菜园儿里将白日瞄下的一颗南瓜摘来,放了盐煮。(刘恒《狗日的粮食》)
(120)a:却见方板底下的小眼睛里含着两粒比芥子还小的眼泪。 (《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b:小娟低着头,两手用力地向下拉衣角,大滴的眼泪一颗一颗地落在地上。(萧平《三月雪》)
(118)组的“粒”不能换成“颗”,因为“细尘、煤灰”的、形态特征是体积极小,只有用“粒”才能产生语义上的和谐匹配;(119)组的 “颗”也不能用“粒”来替换,因为(119) a中的“白石”体积较大,否则不可能垒成灶,(119) b的南瓜也是因体积较大而只能用“颗”。例(120)中,名词都是“眼泪”,但(120) a用“粒”,(120) b用,“颗”,这也是因为不同情境下,由于眼泪的大小不同而选择的结果,如(120)a用了“芥子”作比较,(120) b用了“大滴”作修饰。这些例子都证明,“颗”“粒”在表现出来的语义上,“颗”比“粒”大这个结果,这是从不同名词代表对象的形体大小不同而反映出来的。
* 量词“颗”“粒”对名词义的反制约 量词对名词的反制约指量词的语义特征可以转移到名词上,使名词临时获取和量词相同的语义特征,这样的运用往往是为了达到某种修辞效果。在“颗、粒”的运用中,我们常见到用“粒”或“颗”去限制某个名词,组成超常搭配,使某个名词临时获取“颗”或“粒”的形状特征。在我们所收集到例子当中,绝大多数是用“粒”来将所搭配的名词进行缩小夸张的生动表达,这种情况下,“粒”的较小语义特征被突显,因而不能换成“颗”,例如:
(121)在千枝万肠的长江树上,我家的小茅屋只是一粒墨绿的鸥巢。(《散文》1993第4期)
(122)这是一个酝酿、产生好梦的夜。镇西的湖面上,有一粒渔火,有浆声从那里向四周向天上飘逸。(李贯通《洞天》)
(123)白色的酒,如透明之月;黑发抚弄着琴弦,溅起一粒又一粒冷硬的梦魔。(《诗刊》 2000第12期)
(124)每张脸上只能看见的是眼睛,两粒小黑眼睛在灰头发后面闪着仇恨的光。(《北京文学》2000第10期)
(125)这些撕裂人心的哀叫,就象一个活泼的生命给毁坏了,给撕碎成一丝一丝,一粒一粒似的。(巴金《月夜》)
有时,也可能用“颗”去计量某个细小的物体,目的是突显其形体之大,起到小夸张作用。如下例:
(126)羊倌说,老大眼窝里打进去一颗沙子,别人用竹竿挑还不够。 (柏原《奶头山印象》)
下面这个例子是同体异量现象,作者前后分别用“颗”和“粒”,其体现反动统治阶级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本质的用意是很明显的:
(127)你的每一件宝,每一两银子,每一颗粮食,都浸透了天下百姓的汗水、眼泪、鲜血。……当如此饥荒年景,不肯发分毫库中金银,不肯散一粒粮食,贩济饥民,你该不该死。(姚雪垠《李自成》中卷)
两种情况相比可以看出,前一种情况是名词本身的客观形体特征限制了对“颗”“粒”的选择,后一种情况是语用上的生动表达,通过“颗”“粒” 来反映名词所指事物形状的主观印象。但两者都能证明“颗” 与“粒”在语义上的差别。
*“颗”“粒”形成配同量词的解释
首先,看下面两组例子:
(128)a:我颈上头上的汗珠,更同盛雨似的,一颗颗的钻出来了。(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
b:我头上的黑汗,恰如黄豆粒般的,一粒一粒的往下掉。(利民《三天劳工底自述》)
(129)旧衣上的五颗纽扣,一粒粒落在我的手上。(《诗刊》2000年第1期)
例(128)a和b的“汗珠”和“黑汗”是同质异量,例(129)的“纽扣”是同体异量,这说明“颗”“粒”在语义上并非完全对立的。为什么会形成“颗”“粒”的配同现象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 事物的模糊性特征 模糊性特征指涉及对象类属边界不清晰和状态不确定。具有模糊性特征的事物构成一个类,这个模糊类中的各成员向非成员过渡是逐渐的,而非一刀切的,比如“高、低”是一组具有模糊特征的词,这组词所反映的对象之间有一个模糊集,我们很难在“高”类事物与“低”类事物之间划出一条截然分明的界限,因为其间存在非高非低的模糊成员集。对于“颗”“粒”所计量的事物来说,它们之间在形体上存在一个相对的“大”“小”之别,指称事物相对大的名词和“颗”搭配,而相对小的和“粒”搭配。但大小具有模糊性,“大”类性质的事物和“小”类性质的事物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即有一个非大非小的模糊集合,这样的话,就影响到“颗、粒”和名词的搭配问题。也就是说,在这个模糊集合内的名词,既可选择“颗”,也可选择“粒”来计量。下面这个图反映了“颗”“粒”与名词的搭配情况。箭头号方向代表事物的体积逐渐变大:
尘埃 米 花椒 瓜子 花生 子弹 图章 头 西瓜
粒 粒或颗 颗
比较:
一粒米、 一粒灰尘、 一粒花椒 →* 一颗米、一颗灰尘、 一颗花椒
一粒子弹、一粒花生、 一粒瓜子 →*一颗子弹 一颗花生、 一颗瓜子
一颗图章、 一颗头、 一颗西瓜 →*一粒图章、一粒头、 一粒西瓜
看下面的例子:
(130)刚好缅甸向明廷“进贡”礼物,其中有缅茄若干粒。这个大官得到皇帝的赏赐,也带了一颗回到高州。(《秦牧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31)眼波…… 像只小蜜蜂叮在厂长胸前第二颗纽扣上面。那是一粒像纪念章一样沉重而古老的铜纽扣。(毕淑敏《女人之约》)
(132) a:膝头上摊着羊皮纸的圣经,手上辗转着一颗饱满金黄的土豆。(桂等《关于土豆》)
b:如果不是圣诞之夜,一粒硕大的土豆或一片没涂牛油的干面包都是富于热量的好元素。(同上)
(133) a:有一晚,丹一谈着他办公室的人事倾轧,她的手不知不觉溜到自己胸脯上的一颗朱砂痣上。(聂华等《月光·枯井·三脚猫》)
b:列可立已经借着手捂嘴巴打呵欠的动作,把一粒假痣贴在了鼻翼根部。(池莉《惊世之作》)
例(130) (131)是同体异量,比较典型地反映了“缅茄”“纽扣”的外形大小在作者意识中的不确定。例(132)是同一作者分别用“颗”与“粒”,(133)是不同作者用“颗”又用“粒”,但都说明“土豆”“痣”在大小上的游移。
为此,我们对“颗、粒”的搭配进行了一次简单的测试,给20个被试一组名词,让他们选择“颗”“粒”或“颗和粒”与名词搭配,结果如下:
颗
粒
颗和粒
西瓜
20
0
0
子弹
8
2
10
花生
3
4
17
瓜子
2
5
13
玉米
2
6
12
米
1
14
5
灰尘
0
19
1
(表16)
结果说明,处于大小两极的物体(西瓜、灰尘)对“颗”与“粒”的选择是明确的,这和上面的“颗、粒”语义特征是一致的,而在两极之问的物体就出现了选择“颗”与“粒”的两可性,说明这些物体在外形大小上的模糊性,即既可适应“颗”又可适应“粒”。
不过,在“颗”“粒”与名词的搭配上,有一种倾向,“颗”与表小类事物的名词搭配的方向的延伸倾向性比较大,而“粒”却不会向表大类事物名词搭配的方向扩展,因此,“颗”的搭配范围远远大于“粒”。
*) 人们的认知反映差异 从认知角度看,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时,往往对千差万别的万物进行类化处理,即将有相似性的事物概括为一个范畴,而将非相似的事物排斥于这个范畴之外。但这个将事物进行范畴化的结果并非完全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分类而形成的,它往往是人们主观上的能动归类反映,受不同经验、心理、文化、情景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个性特征。比如,我们会经常听到如此之类的争论,某个人说“这本书真厚!”而另一个人的反映却是“这本书根本不厚!”某人说“我们走的路够长的了。”另外的人也许会反问“这段路也算长吗?”同样,对于某物体的大小而言,也会因各人的认知不同而产生分歧。这样,在“颗”“粒”所能搭配的名词指称的事物范围内,就会因人而异,出现对某事物或大或小的认识差异,在语言形式上,计量时可能对同一事物甲选择“颗”而乙选用“粒”。例如:
(134) a:身边一块蓝布包袱,没装一颗子弹,一把绿油纸伞,又当不得驳壳枪。(艾芜《太原船上》)
b:怎么没撵,一直撵了里把远,还放了几粒子弹。(《赵树理全集》第三卷,工人出版社)
(135) a:盒中露出来血点儿似的两粒红豆,镶在一个银丝编成的指环上。(宗璞《红豆》)
b:后来,又掉进一颗颗红豆样的东西,于是湖水里有了红的云在眷眷浮动。(李贯通《洞天》)
(136) a:我头上的黑汗,恰如黄豆粒般的,一粒一粒的往下掉。(利民《三天劳工的自述》)
b:老张家门口那里站着一位妇人,很是苍老的一副形容,一颗又一颗米粒大小的珠汗从她松乱的发里滴下来。(王祯和《小林来台北》)
例(136) a中,“黑汗”如黄豆般,作者用了“粒”,b的“珠汗”像“米粒”,作者用了“颗”,说明不同作者对“汗”的认识差别。
有时,对事物大小的认识差异可能是不同背景下产生的。心理学家对表象的测验反映了这么一种现象,让被试表象出一个动物 (如兔子)靠在另一个大的动物(如大象)或小的动物(如苍蝇)旁边。绝大多数被试在构成这样的表象之后,都说在大象近旁的兔子要比在苍蝇近旁的兔子要小得多。被试产生对表象的认识差异是因为对照物的体积大小形成反差而引起的,这种实验也许能解释下面几个例子中用“粒”的原因。
(137)我的地位,连一粒螺丝钉也不如,我只是一粒废铁,偶然落在这大机械中。(《茅盾全集(8)》)
(138)一个人丢进芦苇里,就跟一粒砂放进海里去一样,引不起任何波动。(方方《奔跑的火光》)
(139)他相信地球在银河系里只是一粒微小的星辰。(池莉《惊世之作》)
“螺丝钉、废铁”“砂”“星辰”在大背景“大机械”“海”“银河系”的反照下,人们对其认识反映就显得相当渺小,因而作者选择了量词“粒”。
(三)刀剑类名词与“把”、“口”、“柄”组合情况考察
1.“把”、“口” “柄”的历史考察
“口”作为量词,是从量“人”开始的,因为人有口,如“募民徙朔方十万口。”(《汉书·武帝纪》)这是以部分量整体的替代型语义类别的量词。但在南北朝时期,“口”就不仅仅限于量人,而可以量同样有“口”的动物,如“赐羊千口,帛千匹。”(《魏书·于什门传》)并且,“口”的意义逐渐虚化,引申到指许多有“口”的器物,如“瓷缶、钟、蟠”等。再进一步引申,像刀剑之类的刀刃部分,在切断东西和位置突显上,也似人之口,因此,刀剑也可用“口”称量了,这是称量刀剑最早用的量词。例如:
(l40)浴常梦得三四口刀。(《华阳国志·后贤志》)
(141)取索水一盆,剑一口。(《搜神记》卷6)
(142)赐以金装刀杖一口。(《魏书·李平传》)
(143)时有人复于彼山中伐得铜斧一口。(江淹《铜剑赞》)
到唐五代时期,量刀剑主要还是用“口”。例如:
(144)殿后密排五百口剑,陛下洋洋问法。(《敦煌变文集灿卢山远公话》)
(145)良久,紫衣朱鬓,拥剑长短七口,舞于庭中。(《酉阳杂阻》)
(146)若能如是,直下提一口剑,刺断天下疑网,一如不作相似。(《祖堂集》)
但在这个时期,在南北朝只量“扇”的“柄”,开始扩大其称量范围,可量其他有柄的东西,又因刀剑有柄,所以“柄”也用于量刀剑了。例如:
(147)又增武器库……锤百柄。(李播《泅州重修鼓角楼记》)
(148)见有铁挑一柄,破笛三管。(《灵怪集。姚康成》)。(姚:有柄的锅)
(149)我有一柄攫头,平生用不尽,谁要你送来!(《祖堂集》)
(150)得本国书二封,楞严院状一封,高上人书一封,刀子四柄。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因此,刀剑类的配同关系量词最早是“口、柄”。“把”作为量词,最初是用作集合量词,如“昔有一称猴,持一把豆。”(《百喻经。称猴把豆喻》)作为个体量词,根据赵中方(1991)的考察,唐五代还未出现。王绍新(1990)认为“第一把火是阿后娘……”“当风只消一把火,当时柴堆便成灰。”(《敦煌变文集》)中的“把”是个体量词,理由是“一把火”不是“一把所握之火”。但我们认为这个“把”与“一把豆”之“把”的量词用法都是来源于表动作的“握”之义,只是这个“一把火”的“把”有更形象的引申义。作为个体量词的“把”应和做量词的“柄’,同源,都来自于可握之柄之义。因此应该是首先有“把”做名词表“把柄”的意思,然后才有“把”作个体量词的用法。但“把”的“把柄”义这个用法只在唐晚期才出现。如“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披席把。”(《古尊宿语录》)另外,我们如果把王绍新先生所举例子的下文补充完整,也可说明“把”是集合量词,“第一把火是阿得娘,续得是警变弟二,弟三不是别人,是小儿子弟像儿。即三具火把档脚且烧,见红炎连天,里烟且不见天地。”(《敦煌变文集。舜子变》)“把”与“具”同举,相互对应,“三把火”即“三具火”,“具”是集合量词,“把”也应该是集合量词。从我们考察的唐代其他语料来看,如果把“一把火”的“把”看作是个体量词,则在整个唐时期,“把”作个体量词只称量“火”,而且只用于“一把火”当中,这应是一个孤例,不足以为证。
“把”做个体量词,赵中方(1989)认为始于宋代,因为“把”为“柄”之声转,因此用“柄”来称量的事物也就可以用“把”了,另外,我们认为“把”也可能来源于方言。“把”在宋时适用的范围比较广,其中包括刀剑类名词。例如:
(151)龙挥立凉伞十把。(《梦梁录》卷一)
(152)尔看雪峰一出岭来,先买一把构头,给一条手巾。(《虚堂和尚语录》卷第四)
(153)赐罗扇一把,题元寂颂于其上。(《五灯会元》)
(154)那焦吉怀里和鞘递着一把尖长靶短、背厚刃薄八字尖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因此,“口”“把”“柄”形成配同关系量词是从宋代开始的。下面略举宋以后各时期的一些“口”“把” “柄”称量刀剑类名词的例子。
(155)这场人命则在这刀一口。(《全元戏曲》第一册)
(156)曾蒙我王赐我宝剑一把。(同上第一册)
(157)那一柄青龙刀落处都多透。(同上第二册)
(158)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 (《三国演义》第4回)
(159)牌上插标枪二十四根,手中仗一口宝剑。(《水浒传》第59回)
“把、口、柄”作为配同关系量词发展到明清时期己有不同的变化,下面是我们对《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及《金瓶梅词话》中三者的数据统计,情况如下:
口
把
柄
《水浒传》
104
59
0
《三国演义》
20
6
1
《红楼梦》
0
3
0
《金瓶梅词话》
0
6
0
(表17)
从数据可以看出,“柄”在这时已基本不作为刀剑的计量单位了,原因大概是“柄”被认为书面语色彩较浓,而上述作品又具有较强的口语色彩。唯一出现的一次是在相对来说书面语色彩较浓的《三国演义》中。再看“口”与“把”在不同作品中的使用比例,《三国演义》是10:3,《水浒传》是3:2,《红楼梦》是0:3,《金瓶梅词话》是0:6,这比例似乎反映了这么一个情况:口语色彩越浓的作品,使用“把”的次数就越多,而“口”的次数就越少,甚至不用。我们认为“把”、“口”及“柄”到明清时己产生了语体分化,分别具有不同的语体意义了。这就是造成后来“把”与“口”使用极不平衡的原因。
从语义上看,“把、口、柄”都是替代型语义类别,它们是取不同部位来称量整体,但它们产生的方式不一样。“口”称量刀剑是由“口”的本义逐渐虚化而成的,因为人的“口”与刀剑的刀刃在功能和结构外形上具有相似性,按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就是人的“口”与刀剑的“刃”具有相同的意象图式,具有相同意象图式关系的对象在语言表达形式上可以互相转换,因此,由“口”称量刀剑就是相同图式之间的转换结果。“把”计量刀剑是一种类化结果,因为有把柄的事物如扇、锤、撅等可用“把”称量,同属有把柄之类的刀剑当然也就可以用“把”来计量了,这种现象也反映了人们从个别 (或部分)事物扩展类推至具有相同特征的同类事物的认知过程,说明了汉语量词具有表现名词所指称的事物的形象类别的特征。
2.现代汉语“把”、“口” 、 “柄”的语义考察
首先,我们举几个现代汉语中“口、把、柄”称量刀剑的例子。
(160)他说着,雨衣撂在木凳上,把腰里挂着的一口宽鞘子大刀也摘下来丢在雨衣上面。(王统照《刀柄》)
(161)他却光着膀子,露出那古铜色的皮肤,背梁上背一口五寸来宽的明晃晃的砍刀。(李晓明、韩安庆《平原枪声》)
(162)一打开来,我们立刻看见了三把斩马刀,一柄剑,还有一包火药。(魏金枝《三老爷》)
(163)在一个衰老的老太婆的摊上买了把骨柄短刀,坐在一株古老的银杏树下的青石上开了刃。(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在语料的收集过程中,我们发现“口、把、柄”的出现情况有很大差别,于是,对现当代的一些作品进行了统计。统计的语料一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 1-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计3407000字,下简称《现代》);二是《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短篇小说卷,李国文主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计1678000字,下简称《当代》)。统计的结果是:
把
口
柄
《现代》
37
3
7
《当代》
25
0
3
(表18)
从数据看,“口”的使用率极低,如果和明清时期相比,实际上就会发现这是一种延续。联系“口、把”称量刀剑类名词的历史能发现,“把”在宋元出现后,“口”的使用率就开始萎缩,到现在己是不太使用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认为可能有三个原因:
一、“把”的口语化,人们观察研究的结果认为,宋元时,“把”一旦出现,就被广泛地使用开来,在口语中大量出现。“把”在口语中使用的交际率越大,人们对它的认知凸现性就越大,那么它的社会价值也就越高,这样就形成无论口语还是书面语中,出现频率就较高。这是口语化引起的结果。
二、方言的影响,方言当中称量刀剑的量词基本上是用“把”。如在李荣主编的《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里,选择的42个方言点中,有33个方言点是用“把”称量刀剑。这就说明“把”称刀剑在全国有很大的覆盖区域和众多的使用群体。不同地方的人在交际时,比较自然地倾向于选择“把”,造成“把”的大量使用的优势。
三、经济化原则,替代型语义类别的量词在显示名词的语义特征上,并没有多大差别,它们在运用当中常常可以进行等值互换。这样的语言成分给语言带来的影响往往是赘余。受经济原则的制约,其中的某个语言成分可能就要被淘汰。“把”“口”的使用情况是,“把”的使用可以覆盖“口”,即用“口”的地方也可以用“把”替换,因此“把”的强势运用将“口”进行排挤,这也许正好体现了语言经济原则的效应。
(四)长条形类名词与“支”、“根”、“条”组合情况考察
“支、根、条”所称量的对象都具有长条形特征,在这种共性特征下,它们可构成配同关系。例如:
(164)就是地上的一根麻绳,他也乐意拾起来,即使没用,还能稍微安慰他一下,至少他手中有条麻绳,不完全是空的。(老舍《骆驼祥子》)
(165) a:盯上半个小时左右,琴弦在他眼里变粗了,如两支椽子。 (《张炜中篇小说选》,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b:接上,两根圆圆的粗椽炸开,分化成无数条粉红色的细线。(同上)
(166) a:后来分家,我们也分开了。他有得三十几条枪。(郭沫若 《流沙》)
b:陈淮海把手枪插进腰里,端起一支冲锋枪,大吼“冲啊!” (刘亚洲《一个女人和一个半男人的故事》)
c:如果为着张家孝敬了一根紧口套筒枪,就一经帮他说话…… (石灵《捕蝗者》)
除个别例子(如上例(166)的“枪”)以外,“条”与“支”不构成配同关系,其原因主要是两者在形变特征上形成对立。形变特征是指物体形态变化的特性。它和硬度(坚硬的程度)有关,一般来说,硬度越大,形变能力越小,硬度越小,形变能力越大。我们不说硬度,而用形变,因为硬度指物体的内质,而形变指的是外部特征,硬度和形变并不总是构成反比关系。比如铁丝和铅笔,铁丝的硬度大于铅笔,但我们的生活经验中,铅笔是直的、不易变形的硬体,而铁丝却是成弯曲的曲体状。这样,我们认为铁丝的形变能力大于铅笔。“支、根、条”所称量事物的形变特征,我们主要指其弯曲与延伸的变化。三者表现为,条:【+形变】;根:【+形变】支:[-形变]。“条”称量的事物基本上会产生弯曲和延伸变化,“根”称量的事物有部分会发生变化,部分不会,“支”称量的事物根本不发生变化。因此,
一支笛子 一支金笔 一支雪糕 → *一条笛子 一条金笔 一条雪糕
一条蚕 一条胳膊 一条电线 → *一支蚕 一支胳膊 一支电线
一根麻绳 一根项链 一根神经 → *一条麻绳 一条项链
一条神经 → *一支麻绳 一支项链 一支神经
一根冰棒 一根粉笔 一根烟 → 一支冰棒 一支粉笔
一支烟→ *一条冰棒 一条粉笔 一条烟
“条”与“支”不形成配同关系,因此,本节讨论的是能形成配同关系的“条”和“根”、“根”和“支”。
1.“支”、“根”、“条”的历史考察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条”与“根”所称量的事物范围是很不平衡的。“条”的本义是“树枝”,但它在南北朝时期就不限于称量和“树枝”有关的事物了,而是可以泛用到许多有形的条状物(如绳、裙等)及无形的抽象事物(如法、事、经义等)。“根”的本义指植物的“根”,它称量的事物基本上和“木”有关,称量范围受到限制。根据刘世儒(1965)、王绍新(1990 ) 彭文芳(2001 )等分别对魏晋南北朝、唐朝、元朝量词的考察,“条”“根”在这几个时代的称量的对象基本上如下:
条
根
魏普南 北朝
杨柳、桑叶、绳、玉佩、道路、裙、袈裟、法、诏书、事、罪、注、讼、经义、计等。
树、草、大蒜、长木、木简、好猫、须等。
唐
朝
藤、杖、水、阶、路、巷陌、带、帔、衲、蛇、蚓、烟、气、事、恶等。
木、棒、树苗、须、毛等。
元
朝
绦、路、腿、计、藤、杖、背、钉木、椽、河、港、梁、矛、拄杖、眉、枪、绳子、鞭、蛇、性命、裙子、扁担、柳、肋骨、被、烟雨、扇杆、浓血、石柱、小桥等。
杖、香、柏、草、更筹、柴、金钗、椽、桃符、棕、竹笋、槌等。
(表19)
魏晋南北朝及唐时期,“条”与“根”称量的范围基本上界限分明,两者不构成配同关系,到了元朝,随着“条”“根”称量范围的扩展和延伸,两者的称量对象有部分形成交叉,“条”与“根”构成配同关系。如:
(167) a:三尺枯桐传古意,一根葵杖知归程。(李修生主编《全元文》,江苏古籍出版社)
b:拖一条藤杖。(隋树森主编《全元散曲》,中华书局)
(168) a:久后无根椽和张瓦。(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人民文学出版社)
b:三条椽下,七尺单前,一切不顾。‘(《全元文》)
到了明清,“条”与“根”构成配同关系称量事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下面是我们对《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词话》、《红楼梦》中“条”和“根”所搭配的事物的统计情况:
条
根
棍、棒、枪、禅杖、带、索、绳、链、鞭、朴刀、席子、藤条、被、竹竿、秤、戟、松木、矛、画烛、火焰、桥、架、梁、线、汗巾、帕、纸、心、口袋、舌、街、毛竹、绦、尾、钢叉、扁担、抹布
木头、锥尾、枪、翎、竹竿、譬子、箭、辫子、棍子、签、蝴蝶结、肋骨、指甲、木板、门门、线、绦、鞭子、柴、蜡、香、绳
(表20)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两者能共同称量的事物有“枪、线、鞭、烛(画烛)、绳、绦、尾”等,如:
(169)a:牌上插标枪二十四根,手中仗一口宝剑。(《水浒传》第59回)
b:右手使一条标枪,后面打着一面认军旗。(同上)
(170)a:打了个欢翅,将那条尾剪了又剪。(《金瓶梅词话》第1回)
b:背着黄包袱,插着两根雄尾、两面牙旗……(《金瓶梅词话》第48回)
(171) a: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三国演义》第38回)
b:他赶着问是谁,那里把一根绳子往他脖子上一套,他便叫起人来。(《红楼梦》第88回)
(172)a:项上金蟾缨路,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红楼梦》第3回)
b: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妆缎看肤褶子,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红楼梦》第49回)
“支”同“枝”,《说文》“去竹之支也,从手持半竹。”徐笺:“支、枝古今字,干支犹干枝也。”作为量词,“支”所指事物的意义距离本义较远,除了可指与“枝条”有关的事物外,还可指与枝条毫无关系的事物。“支”的这个特征在魏晋南北朝就己形成。以下略举几个不同时期的例子,以见一斑。
(173)又见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流注上下。(《莲社高贤传》)
(174)公既与我同姓,又字得吾半支,此是公命当应长生也。(《神仙传》卷6)
(175)若非圣人说下许多道理,则此身四支耳目更无安顿处。(《酉阳杂阻》)
(176)乃起,与二人指一支径:“但由此,自合官道矣!”(《朱子语类》)
(177)为此分拨一支人马。(《全元戏曲》)
(178)高太尉要取这支水军并舱只,星夜前来听调(《水浒传》78回)
2. “支”、“根”、“条”的语义考察
人们已从不同角度对其语义特征进行了论述。戴浩一(1990)等从认知基础解释“条”的延伸、弹性特征和“根”的硬性、非延伸等特征。石毓智(2000)从人们对维度比例的认知角度来说明“条”与“根”的区别。他认为“条”为二维线状的东西,X与Y代表两个维度,当Y/X的值接近于0时,有关的物体用“条”量度,“根”为三维形状的东西,用Z代表第三维,Z远远比X或者Y大,或者,Z的值不变,X和Y变得极小,此时用“根”。同是条状的东西,解释为不同的维度比例之差,这似乎有点不恰当。比如说,“一条黄瓜”与“一根黄瓜”,前者解释为Z维度扩展的结果,而后者解释为X维度扩展的结果,就有些不太好理解。朱庆明(1994)通过实例分析,从生物、形状、性质等方面来考察,认为“条”和“根”都可与生物名词搭配,“条”计量动物,“根”计量植物,这是它们的一个显著差别。另外,“条”称量的事物呈弯曲状、有软性,“根”称量的事物则具短而粗或长而细的特征。
根据他人的研究,并结合自己的考察分析,我们对“条”“根”的语义特征尽可能作比较详细的描写和解释。这里的讨论既有“条”“根”的配同关系情况,也涉及它们的搭配对立情况。
一、生物特征 胡附先生在《数词和量词》中提到,“‘条’一般指狭长的东西,可以指生物,也可以指非生物”。从生物特征看,“根”同样可以指生物与非生物,但在指生物时,“条”和“根”有明显的对立差别:“条”指动物,“根”指植物,准确地说,指植物的局部成分。如:
一条蛇 一条蚕 一条牛 一条泥鳅 一条鱼
一根草 一根蒜 一根芦苇 一根葛笋 一根甘蔗
“条”指动物是从唐代开始的,其计量的动物必须是形体上呈显著的长条状,但并非长条状的动物都能用“条”计量,如“一匹马、一头猪、一只老虎”不能说成“一条马、一条猪、一条老虎”,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是与文化、范畴化等因素有关。另外,无肢的动物一般只用“条”,而有肢的动物除用“条”外,还可能用其他量词,如“一条鳄鱼”与“一只鳄鱼”、“一条牛”与“一头牛”等。“根”指植物是由其本义“树根”决定的,它最初就是用来称量植物的。“条”与“根”在生物特征上各自形成自己的动物与植物搭配类,它们的搭配是比较稳定、严格的,不形成配同关系。
二、物质特征 物质性与非物质性是相对立的。具有物质性特征的事物体现为可感性、具体性,具有非物质性特征的事物体现为非可感性和抽象性。在这点上,“条”既可和具有物质性特征的事物搭配,也可与具有非物质性特征的事物搭配,而“根”则只能与具有物质特征的事物搭配,因此:
一条(*根)理由 一条(*根)退路 一条(*根)热线 一条(*根)命令
像直线、航线、运输线、生命线、线路、光线、途径、视线、渠道、虚线、路线、半径、谜语、谎言、喜讯、刑法等等只能用“条”称量。物质性特征可以使我们区别下面例中的同名异义现象:
(1) a:有一根垂线 (2) a:是一根纬线
b:有一条垂线 b:是一条纬线
(1) a的“垂线”肯定是指“用丝、棉、麻、金属等制成的细长而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1)b也许所指和(1) a同义,但可能指“有长、没有宽和厚的图形”。(2) a肯定指“纬纱或编织品上的横线”。(2) b除此外,也许指“假定的沿地球表面跟赤道平行的线”。下列例子中的名词具有比喻义,不指具体的可感事物,因此量词只能用“条”而不用“根”。
(179) 腰铃儿却是收束得较紧的,如同系了一条无形的带子。(梁晓声《顺嫂》)
(180) 语文考试的命题形式和趋向,使教师如同捆上一条无形的绳索。(《北京文学》2001年第1期)
(181) 不幸的是这好声后边拖了长长的一条尾巴,接了一句:“好孩子啦!”(邓友梅《一曲谢知音》)
(182) 我们的教育只有一条轨道,谁出轨,谁就翻车。(王周生《星期四,别给我惹麻烦》)
三、围形特征 围形指由围长所形成的截面形状。“条”与“根”称量的具有物质性特征的对象应是一个三维体,这个三维体在长维比例上占绝对优势,而在高与宽的维度上,两者的比例会相对改变。若高、宽维度比例基本相同,则它们构成的围形截面或是圆形或是方形,如图2-1和图2-2,若高、宽比例差距较大,则形成长方形的围形,如图2-3 。
)
图2-1 图2-2
图2-3
在围形特征上,a:“根”基本上都是适用图形图2-1的圆围,对图2-2的方围适应性比较差,对图2-3的长围基本不适应;而“条”可适用图2-1、图2-2和图2-3。当然,这三个围形并非与几何中的圆、方、长形严格对应,而是一种近似值,或是与人们的认知有关。实际上,在围形特征上,没有规则的长条形物体一般都用“条”。 b:围形面积较大的物体只能用“条”,像“一条山脉、一条堤坝、一条田埂”等就不能用“根”。围形特征可说明下列现象:
一条板凳 *一根板凳 一条毛巾 *一根毛巾
一条伤疤 *一根伤疤 一条被子 *一根被子
一条匾 *一根匾 一条跑道 *一根跑道
一条肥皂 *一根肥皂 一条街 *一根街
下面略举几例:
(183) 这一回才看见窗子上边横着条长匾。(老舍《二马》)
(184) 我站起来去接茶,注意到她脖子上围着一条妈妈在六十年代系过的那种方格头巾。(阿成《间谍》)
(185) 杨云吓得脸都白了,握住长江的手“呜呜”地大哭起来。至今长江手上还留着一条很长的刀疤。(《幽默与笑话》2002年第6期)
(186) 三年相处,没有打仗,也同样都在一条战壕等待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小说选刊》1999年第10期)
(187) 这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鲁迅《狂人日记》)
(188) 它大约有两条田埂拼在一起那么宽。(老舍《小坡的生日》)
(189) 我以为坝就是一条坝,如同堤坝。(老舍《骆驼祥子》)
由于“条”和“根”都能适用于图(1),因此在这点上,它们能形成配同关系,如:
一条钢丝 一根钢丝 一条拐杖 一根拐杖
一条天线 一根天线 一条鞭子 一根鞭子
四、长度特征 指“条”“根”称量的对象的相对长度。“条”指的事物具有延伸性,“根”不具延伸性。前者更准确地说,“条”称量的事物常常是长度上的事实延伸,而“根”指的事物并非不能延伸,而是非事实延伸或认知意象上的有限性。因此,“条”“根“的长度在人们认知图式上就表现为“条”长于“根”。具体地说,“条”可以称量向两端延伸而无界点的长形物体,而“根”称量的是两端有界点的有限长度物体。这样的差别体现为:
a:较长的长形物体只能用“条”计量。例如:
(190) 河里没有多少水,可是长着不少的绿藻,像一条油腻的长绿的带子。(老舍《骆驼祥子》)
(191) 缓缓向前延伸推动的火车,像是一条被人遗弃在街边的废弃了的电影胶片。(《小说选刊》1999年第11期)
(192) 耸立在前面的连山,阴森得像一条庞大的吃人的怪物。(郭沫若《黑猫》)
b:“条”“根”称量相同对象构成配同关系时,我们的认知反映是“条”比“根”长,比较:
你把这根线穿进针孔里去? 你把这条线穿进针孔里去
用筷子夹起一根海带放到碗里? 用筷子夹起一条海带放到碗里
他扛起这根铁轨就走? 他扛起这条铁轨就走
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穿进针孔里的线、夹起的海带、扛起的铁轨都不会太长,是有界点的,因此用“根”称量比较准确。对比下列实例:
(193)a:大家慢慢地在沙地上走动着,同时注意着远处灰色的天空下两条铁轨交叉的地方。(耶林《月台上》)
b:人多的时候,天是很亮的,那两根铁轨上的有轨电车也比现在要多得多。……张三现在就跟着铁轨在走。(陈林《一天》)
(194) a:江面也有一条尾巴,那是暗轮叶子激起的白沫。(茅盾《色盲》)
b:小老鼠拖着根湿辘辘的大尾巴钻进窝棚。(《小说月报》2002年第1期)
(195) a:胳膊上努凸着虹蝴般粗细的青筋,那一条条青筋,极富生命力地搏动着,痉挛着,挣扎着。(张洁《来点儿葱来点儿蒜来点儿芝麻盐》)
b:每讲一句话,便把舌头绕到右牙床上去挑去按去顶那根鸡筋。(同上)
(193)a是“大家”从所在地向远处远视两条向前延伸得较远的铁轨及其相交处,所以选用量词“条”;(193)b是“张三”在沿铁轨走的时候,正视着铁轨,视力没有向两边扩展,因此看到的只是视力的正视范围,这就使铁轨似乎是一个相对的有界长度物体,因此用了量词“根”;(194) a的“尾巴”是比喻用法,因显得较长,只能用“条”;而(194)b的“尾巴”是实指,作者用“根”,当然此处也可用“条”;(195) a和(195) b相比,(195) b的“鸡筋”明显很短,(195) a的青筋比较长,分别用“根”和“条”,以示其长短差异。
我们说“根”指不可延伸的两端有界点的事物,这并不总是说对象本身是一个有限长度的物体,而是有时是指一种主观上的感知,这样的感知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与我们视觉的注意焦点有关。有时即使是一个向两端延伸的物体,但我们的注意力只集中在某一段,则这一段就似乎被切割下来,成为两端有界点的部分,而其余部分则被忽略。如上述例(193)b中的“铁轨”;二是受背景切分的影响,即背景提供了一个参照,“根”所指对象的长度是根据这个参照而被切分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一段。比如:
(196)两名男子躺在路上,脸上全是血,一动不动,两根电线和电缆线横在马路中间。(《潇湘晨报》2002 、10、 27 )
这里的“电线”和“电缆线”都是向两边延伸的,但“马路”成为它们的背景,或者说以“马路”为比照,使横在马路上的电线和电缆这部分被切割出来,成为有界的长度极短的部分,因而用“根”计量。
有长短认知差异的“条”“根”,是在指可延伸的事物时,“条”长于“根”,“条”为相对无界的,“根”为相对有界的。但如果所指物体有一个固定长度,没有延伸变化,则这种差异就基本消失,如:
一条鞭子 一根鞭子; 一条拐杖 一根拐杖
一条扁担 一根扁担; 一条辫子 一根鞭子
一条黄瓜 一根黄瓜; 一条领带 一根领带
一条舌头 一根舌头; 一条皮带 一根皮带
“鞭子、拐杖、扁担、辫子、黄瓜、领带、舌头、”等物体的长度是相对固定的,不可延伸的,因此用“条”或用“根”都可以。
对“条”“根”的语义特征,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个层次图式来表示:
长条形(条、根)
生物 非生物
动物 (条) 植物(根) 非物质形(条) 物质形(条、根)
方围、长围(条) 圆围(条、根)
较长(条) 较短(根)
我们可以把“条”“根”所搭配的事物看成是同一个范畴内的成员,在这个范畴内,每一个成员都是因长条形特征而聚合在一起的,但其中一个或数个成员却和其他一个或数个成员有一项或数项差别特征。因此当我们说量词体现事物范畴化特征时,实际上是因某一个特征而使事物类聚的。量词在体现事物范畴化时,范畴内的成员特征和量词特征的匹配是有层次性的,有的成员只和量词的最高层次特征相适应,因而就进入该范畴,当然这是最基本的条件;有的成员不仅适应于最高层次,而且还和其他下位层次特征相适应,这样就形成同一量词范畴成员之间特征的差异。
现代汉语中,“支”称量的事物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意义比较实在的具体的事物,如笔、冰棒、蜡烛、笛子、枪、箫等;一类是具有隐喻化性质的、意义较虚的事物,如歌曲、儿歌、乐队、骑兵、队伍、支流等。在称量前一类事物时,“支”称量的对象应符合这样的语义特征:
一、长度固定 这并不是指事物有一个确定的统一的长度量,而是指各事物的长度分别是相对稳定的,不会产生伸缩,像蜡烛、雪糕、笛子等的长度,基本上是保持一个常态长度。
二、比较短细 短细也是指其相对性,没有一个确定值。我们所考察的“支”的称量对象中,基本都是不会太长太粗,如试管、香烟、浆、爆破筒等。以火箭为例,虽然“火箭”可用“支”,但粗长的大型火箭就不应用“支”,下面例子的“枚”换成“支”就不合适。
到目前为止,ESA最大胆的计划—————让名为“罗塞塔号”的无人驾驶太空船与一颗彗星会合—已经只能寄望于2003年1月12日一枚与Kourou所发射火箭类似的阿丽亚娜火箭能够成功升空。 (《科学时报》12月19日)
三、比较圆直 直是指事物一般不会弯曲变形,像领带、鞭子、辫子等,虽然符合上述条件,但不圆直,也不能用“支”。
在称量具体事物时,“支”“根”基本上能构成配同关系量词,并且语义上没有明显区别。如:
(197) a:她说看到他屋里那么多根蜡烛,她可不可以讨两根。(严歌荃《谁家有女初长成》)
b:吃完之后,又要了一支点过的四两烛和一个树烛台。(鲁迅要阿Q正传)
(198) a:母亲拄着一根五哥由东洋带回来的手杖。(郭沫若《黑帽》)
b:他右手扶着一支木杖。(《小说选刊》2000年第5期)
(199) a:他站起来,从夹克口袋摸了一根纸烟,抛过三夹板给伊。 (陈映真《将军族》)
b:他赶快搜了搜口袋,递过一支雪白的纸烟,为伊点火。(同上)
(200) a:花是白的,都带着尖,又一律指向天,真像一根根白箭从地下射出来。(《小说选刊》 2000年第5期)
b:父亲就这样无言地用嶙峋的驼背将生活的耻辱和重负扛着,就像一张弓无言地坚韧着,积攒着,为一支支响箭预备着生命的涌动和波澜。(《散文》1993年第4期)
(201) a:如果为着张家孝敬了一根紧口套筒枪,就一径帮着他说话……(石灵《捕蝗者》)
b:带来三十支枪,十把十字镐,二十把圆锹。(万迪鹤《没有准备》)
(202) a:父亲有一支古箫,从江西老家带出来的。(《散文》1993年第4期)
b:他的手里拿着两根横箫—它们得到了空前热烈的接待。 (王西彦《兽宴》)
“支”“根”形成配同关系时,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语法和语体意义上。
语法上,a:在构成复合量词时,只能用“支”,不能用“根”;b:计数时一般用“支”不用“根”;c:在“X数”格式中,一般倾向于用“支”。如:
a:香烟:20支(*根)/包 铅笔:10支(*根)/盒
蜡烛:0.20元/支(*根) 灯管:8元支/(*根)
b:试管架上还有多少试管? 一支、二支、三支……?一根、两根、三根。
缴获敌人多少支枪?一支、两支、三支……?一根、两根、三根。
我数了一下这里的笔,支数不对。?根数不对
他拿去的标枪和拿回来的标枪,支数不一样。?根数不一样
语体意义上,“支”用于科学体,而“根”不能用于科学体。下面例子中的“支”都不能换成“根”。
(203) 经过对其中最完整的1支骨笛进行试奏与测音,可以准确地奏出七声音阶。(袁静芳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204) 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和河南信阳长台关的战国楚墓里,各有一支竹杆毛笔。(杨再春编著《中国书法工具手册》,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205) 继美军于 60年代中期装备世界上第一支5.56毫米小口径步枪之后,北约诸国紧步美国的后尘,也纷纷研制5.56毫米小口步枪。(黄守锉等编著《轻武器与战争》,国防工业出版社)
(206) 用九斗以上的弓,射十箭中七支为第二等。(《中国武术史》,人民体育出版社)
(五)量词“个”的泛用现象考察
“个”是汉语中适用范围最广的量词,它可用于许多没有专用量词的事物,也可用于好些有专用量词的事物。据《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北京语言文化学院,1986),它的出现频率相当高,在使用度最高的前8000词中居第9位。本节考察“个”,主要包括:一、“个”的历史考察及其语义特征;二、“个”的使用范围;三、“个”的泛用作用。
1.“个”的历史及其语义特征考察
关于“个”的历史发展,洪诚(1963 ), 吕叔湘(1999 )、刘世儒(1965),王绍新(1989 ), 张万起(2001 )”等或从语源考据,或对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都作过论述。这里,我们主要从“个”与名词的组合情况来简要勾勒出“个”的发展,目的是了解“个”的语义特征的形成,从而更好地说明“个”的泛用原因。
《说文》:“茵,竹枚也。”《说文》段注:“方言曰:筒,枚也。郑注礼经云:个犹枚也。今俗或名枚曰侗,音相近。”“个”的最早量词用法是量“竹”,例如《史记》:“竹竿万个。”(《史记·货殖列传》),但从先秦西汉时,“个”就不限于量“竹”了。①例如:(①下列例子主要引自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华书局,1965年 )
(207) 三祸皆持弓,近三而挟一个。(《仪记·乡射礼》)(此处量“弓”)
(208) 负矢五十个。(《荀子·议兵》)(此例量“矢”)
(209) 国君七个,遣车七乘:大夫五个,遣车五乘。(《礼记·檀弓》)(此例量“牲体”)
到了南北朝,“个”的适用范围已相当广泛,不仅量物,而且还可以量人了,例如:
(210) 近日复案行曹云器物,取其剔齿徽一个。(陆云《与兄平原书》)
(211) 唯善法寺所见,光内有两个华树,形色分明。(王韵《舍利感应记别录》)
(212) 天生男女共一处,原得两个成翁岖。(梁《横吹曲辞·捉溺歌》)
(213) 我是万乘君王,杀汝三五个之类,何有患乎?(《搜神论》卷3)
到了唐代,“个”的适用范围有了许多新的发展,出现了量自然景物、处所、时间、数目、文字词语、抽象事物等。①例如(①下列例子主要引自工绍新《量词“个”在唐代前后的发展》,《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
Các file đính kèm theo tài liệu này:
- LUAN VAN THS.doc